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教育)

ID

D727A087A9E849EF85C0AD20F3DE0051

文件大小(MB)

0.27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1,教育行业标准《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报批稿),编制说明,一、标准研制背景,(一)任务提出,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编码是数据库识别信息的基础。对目标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编码可准确地识别主体数据集的内容属性,分析主题概念,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数据库可识别的分类编码语言,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实现按类开发利用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高效统计、分析和处理,教育装备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2014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全国基础教育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纳入“金教工程”重点推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财务司、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装备中心)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成立项目组开展建设工作,作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和信息保障依据,研制《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是实现信息准确高效处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前提,加快研制本标准势在必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大力支持下,2015年该标准在全国教育装备(原名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由教育部装备中心承担具体研制工作,(二)项目需求,2,1. 管理需要,基础教育装备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品目繁多、功能多样、规格迥异、数量庞大。地方执行的基础教育装备配备标准不尽相同,东、中、西部,城市、农村发展不均衡,配备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理念、方法、内容、手段不断更新,新的教育装备产品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基础教育装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基础教育装备分类和编码标准,进一步统一要求和规范管理,2. 技术需要,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互通共享,需要制订统一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同时,全国装备系统采用二维码标识管理技术手段,其中包含教育装备分类和代码信息。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代码标准与数据采集标准、核心业务流程标准相同,都是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需要和底层基础,3. 应用需要,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一是摸清教育装备家底,全面、准确和动态地掌握各级基础教育装备信息数据,包括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生活后勤等教育装备;二是支持决策,重点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及重大项目实施提供监测管理与决策支撑;三是精细管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提供教育装备建、配、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订实施基,3,础教育装备分类编码标准,能够为满足上述应用需求夯实基础,二、标准研制目标、依据、原则,(一)研制目标,本标准以基础教育装备为目标数据,对其进行统一分类编码,同品种同规格(属性)教育装备品种赋予唯一分类代码,做到既满足当前基础教育各级业务工作需要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要求,又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二)研制依据,本标准按基础教育装备的资产属性和教学应用属性分类。以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为基本分类依据,重点满足基础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三)研制原则,1. 科学性,标准研制工作以科学性为第一准则。一是注意研制人员的专业性与覆盖面。工作组由装备中心牵头组成,吸收了北京、辽宁、浙江、江西等省级及河北省唐山市等地市级长期从事教育装备工作的专业人员参与起草,同时发动了装备中心各业务部门研究人员、各地各级教育装备部门、学校代表参与相关内容研究。二是注意研制过程的科学、合理、规范。标准研制参考了相关文件、标准和资料,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和各层次、范围征求意见,在工作组详细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采纳各方合理化意见建议,4,2. 系统性,标准选取基础教育装备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在满足代码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各项业务工作实际需求。标准以基础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为根据,参照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部分内容,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各级各类、各学科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代码基础上,适当扩充完善,以最大程度满足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标准制定参考了40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力争做到收列品种齐全、定名规范、规格合理、依据可靠,3. 拓展性,标准研制考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装备行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升级需要,在分类与编码规则设计上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预留适量拓展空间,4. 继承性,标准研制充分考虑各级教育装备管理者与使用者的工作要求,在兼顾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有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框架、结构与内容的一致性,方便教育教学应用需求,满足教育装备管理要求,三、标准研制过程,(一)确定研制团队,明确职责与分工,本标准研制工作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领导下开展,教育部装备中心为牵头研制单位,北京、河北、辽宁、浙江、江西等省、市教育装备,5,主管单位参与研制工作,2014年12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并根据各成员的职责任务和业务专长明确了具体分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标准研制目标与工作原则,工作组依据目标与原则开展理论基础研究、实证研究,研制起草具体标准内容。标准研制实行例会制度,工作组每月定期向领导小组及有关专家汇报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及时修改调整标准文本,(二)开展基础调研,形成标准讨论稿,2015年1-3月,工作组进行了标准起草前的基础调研,收集整理与本标准内容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文……

……